重磅!2024年十大教育热词(事件)在香港中文大学隆重发布

2024年两岸四地校长论坛暨中国(大湾区)教育大会于12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圆满落幕。…

       2024年两岸四地校长论坛暨中国(大湾区)教育大会于12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圆满落幕。大湾区教育研究院院长陈二泉代表大湾区教育研究院、京师时代教科院、港澳文化研修院和《教育瞭望》杂志社隆重发布《2024年十大教育热词(事件)》,湾区人以独特的视角,独立、客观一如既往地梳理2024年教育界发生的热点事件,缅怀过往,以启未来。

       一、AI——倒逼传统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这个虽然不是什么新词,但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山区考生将“AI”当做了“爱”,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和均衡的广泛讨论。教育部办公厅正式颁布了编号为教基厅函〔2024〕32号的《关于深化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指导意见》,强调立德树人、激发兴趣,提出构建课程体系、教学环境等六大任务,并制定保障策略,旨在2030年前中小学基本普及AI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所以,我们推断:AI是推动传统教育的变革的重要力量。

       二、新生爽约——2024开启中国教育市场转折元年

       2024年,是中国教育由市场卖方到市场买方的元年。2024年10月初,广东白云职业技术学校被曝出有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山东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与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有502名学生放弃入学资格,云南三所高校共1560名新生放弃入学,在抽查的985和211的8所高校中,有471名新生爽约。同时,今年的中招也出现了和往年不同的变化,很多学生放弃了普高学籍,转而去读公办中专或职高了。一方面反应了家长的口袋空了,另一方面也反应部分家长和学生更加务实了。2024年开启中国教育市场转折点。

       三、规范管理年——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构建规范办学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依法依规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管理,持续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治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教育部将2024年定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并发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提出工作目标,明确规范整治重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通知》明确提出“十二条负面清单”,包括严禁出现反党反社会主义、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等错误言行;严禁校园内发生以多欺少、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等学生欺凌行为,或教师漠视、纵容学生欺凌行为;严禁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采用各类竞赛证书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学校违反规定提前开学、延迟放假,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违反负面清单规定、触碰底线红线办学行为的惩处力度,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四、姜萍——姜萍事件的后续,让“奇迹”几乎成为了贬义词

       6 月 13 日,当 2024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名单公布时,姜萍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是以第 12 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一场数学竞赛把姜萍推上神坛,17岁数学天才少女姜萍迅速走红,被全网点赞,被称为现实版《心灵捕手》,可是“天才少女”姜萍走红却遭受造假质疑,给人一种人设要崩塌的感觉,终于姜萍事件有了最终结论,宣告“造神”失败,姜萍数学竞赛系老师提供帮助,姜萍老师被诫勉谈话,取消评优资格。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而言,要引以为戒,坚守诚信的底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对于媒体和公众来说,要保持理性和客观,在面对热点事件时,不盲目跟风,不被情绪左右,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看待和评价。

       五、臭肉事件——食品安全,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

       2024年10月16日,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长丰学校食堂疑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家长们愤怒了,学生们失望了,整个社会都震惊了。作为肩负重大监管责任的有关部门,区教育体育局局长、区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长均被停职检查,承包商被罚578万。10月18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决定从即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事件曝光后,央视新闻迅速介入并转发官方通报,学校的食品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弦,因为它涉及到孩子们的生命健康,所以这个话题一直都是大家最关心的教育问题之一。从而引发了全国学校的食堂大检查,甚至纪委监委出动到校检查,从而引发全国多地中小学校长被查,湖北钟祥市一次通报处理11名中小学干部,有人转卖食堂食材套取资金、提高学生伙食费用于发放补贴。
       六、新教材——由注重知识转变为注重核心素养

       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新教材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鼓励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学习体验。特别是新改版的英语教材难度激增,迅速在教育圈内掀起热议,并引起家长的焦虑。新课标背后明晃晃的决心,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着重于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旨在让孩子们真正掌握英语,使其成为他们交流的工具。

       七、大学停建——中国不缺大学,缺的是好大学

       新大学的筹建,一直以来都是高教热点话题,而在今年多所已建新大学被叫停。1月,青岛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解除建设协议。3月,广西民族职业学院不具备开工条件,4月,有网友询问四川师范大学青白江建设进度,给出的答案暂未获得省上批复。还有吉林艺术学院新校区新校区建设暂缓的消息。6月,在青岛,北京的211对外贸易大学的国际学院被叫停了。就在河南和山东为了黄河大学争的面红耳赤的时候,却传来了它不建的消息,留下一脸懵的两个省份。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三个合作办学项目均已终止。随着少子化进程逐渐加剧,各级学校都将面临生源不足的挑战,高校更需走好内涵式发展道路。我们不缺大学,缺的是好大学。

       八、研究生扩招——从“卷学历”向“卷专业”“卷技能”方面转变

       今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扩招一方面是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为本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去年再降50万。不少学生表示,单纯“卷学历”的老路越来越走不通了。与其考研“苦求上岸”,不如根据自身实际“卷技能”,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调整自我与就业市场接轨。

       九、学前教育法——学前教育进入有法可依阶段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共9章85条,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前教育法》的出台,弥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学前教育的法律空白,将引领全社会进入依法依规办园的新时代,也进一步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切实增强学前儿童及家长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屡禁不止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等现象,不再是违规而是明确为违法行为了。

       十、教育、科技、人才——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述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要部署一脉相承,进一步阐释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遵循,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