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民族区域农村老人居家养老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调研实践团队深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围绕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展开的实地调研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次调研成果为基层养老服务提供了实践样本,在多个领域激起热烈反响。
1月5日至15日,12人调研团队在财经学院院长李苏的带领下,深入阿坝州多地。通过访谈200余位留守老人、开展15场村干部座谈会、发放800份调查问卷,发现诸多问题:78%的受访老人存在日常照料缺口,62%觉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45%主要靠土地收入或子女汇款生活。民族地区还面临语言、文化习俗等特殊挑战,部分藏族聚居区老人对养老政策知晓率不足30%。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提出“政策保障+产业赋能+文化融合”的方案:建议建立“双语养老服务站”,整合资源提供特色服务;发展“非遗工坊+民宿经济”,为老人创造就业机会;构建“留守老人-返乡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机制,开发“亲情通”小程序缓解代际沟通问题。 调研小组返校后,在校内开展了宣讲活动。活动现场,成员们分享调研中的故事与照片,展示老人们的生活现状,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就如何参与养老志愿服务、专业知识能如何助力等展开讨论。此次宣讲在校园内掀起关注农村养老问题的热潮,不少同学主动报名加入后续相关实践项目。
这些成果发布后,迅速引发跨领域讨论。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肯定其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老龄研究专家也认可其为边疆地区养老提供新思路。
各地纷纷来函合作,四川现代职业学院顺势成立“民族地区农村养老研究中心”,启动“百村养老赋能计划”。 此次调研回应了民生期盼,推动了“养老+”产业融合,展现了职业教育服务民生的价值。未来,更多力量将加入“银发守护行动”,为农村养老难题书写温暖答卷。
作者:黄秋月
审核:王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