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绽放志愿花,热情奉献谱华章。暑假期间,潍坊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1+1”志愿服务队以“人文关怀”“基层服务”为主题,分别前往山东省各地开展一系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一、情系桃源公寓,智慧尊老敬老
为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解决老人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7月13日,“1+1”志愿服务队怀着满腔热忱,来到潍坊桃源老年公寓为老人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面对数字化时代,许多老人因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而感到孤立无援。为此,志愿者们特别准备了图文并茂的智能手机操作指南,手把手教授老人们如何使用微信、如何存储联系人、如何清理手机内存等常用功能。志愿者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帮助老人们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与老人们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人生经历,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年轻一代的尊重与关怀,在欢声笑语中,两代人的心灵距离被拉近,彼此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同时,志愿者们还精心准备了文娱表演,包括歌唱、舞蹈和传统戏曲,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老人们积极参与,有的上台表演,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温馨与和谐的气息。
(志愿者们耐心教老人们使用智能手机) (图为志愿者与老人们亲切互动)
二、点亮社区童心,共绘多彩暑假
以行动播撒知识的种子,以关爱滋润童年的梦想,7月14日-19日,“1+1”志愿服务队走进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北社区,以青少年儿童为服务焦点,倾情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青少年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志愿者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借助精心准备的PPT,志愿者引领孩子们穿越历史长河,探索祖国的辉煌篇章与英雄事迹,巧妙设置互动问答,让爱国之心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萌芽。
为加深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志愿者们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彩绘民族”绘画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不同民族的特色服饰,从汉服的端庄到彝族服饰的绚丽,再到蒙古袍的豪迈,每一笔都勾勒出对中华大家庭的深情与敬意。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体验漆扇制作的魅力。从调漆到上色,每一步都凝聚着孩子们的专注与热情。最终,一幅幅个性鲜明、色彩斑斓的漆扇作品跃然眼前,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的艺术天赋,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绘画活动)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进行漆扇制作)
三、青春绽放乡土间,基层服务绘新篇
为深入了解农村现状,增强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乡村振兴中贡献青春力量,7月20日—27日,“1+1”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分别前往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老粮仓镇回春堂村、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前邢戈村、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鲍屯村等地,开展以“青春绽放乡土间 基层服务绘新篇”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志愿者们深入当地村庄,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与村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详细了解了村庄的发展情况、村民的生活条件、教育医疗资源的配置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信息。这些第一手资料为后续的服务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导。
为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志愿者们组织公益宣讲活动,重点介绍了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志愿者们解释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向孩子们展示了废物利用的小技巧,以此培养孩子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帮助村委会整理文件、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并且协助村民进行农作物种植与管理。通过实际行动,志愿者们不仅增强了与村民的情感联系,也为乡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们进行走访活动) (图为志愿者深入田间,参与农作物种植管理)
“1+1”志愿服务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志愿者们关注特殊群体,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他们走进社区,为社区孩子们送去知识和关爱;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服务,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每一个志愿者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未来,“1+1”志愿服务队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作者:方婧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