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数字时代,我们如何促进教育变革?

“面对数字时代,我们怎么能够再造学生学习,促进教育变革?”12月26日,在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新教育研究院和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青少年网络素养与教育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

  “面对数字时代,我们怎么能够再造学生学习,促进教育变革?”
  12月26日,在中国日报社·21世纪英语教育传媒、新教育研究院和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青少年网络素养与教育创新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学校总校常务副校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周建华做出如上表述。

  他认为,今年初以来的疫情为线上学习模式带来很多反思的空间。
  “线下的教学质量还没完全搞定,线上怎么办?线下的课堂还没有很好地吸引学生,线上怎么办?线下尚未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线上教学老师和学生处在屏幕两端我们怎么办?”
  周建华指出,技术可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的困难,提升教育的表现力;但技术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他认为,需要探讨学科本质的力量是什么。比如思政课,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就是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语文学科就是阅读的力量;数学学科就是数学思维的力量;科学则是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力量。
  以科学课为例,在观察植物的课程中,传统的线下教学会让孩子们研究植物的器官。但疫情期间的远程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在家种植一盆植物。这种教学模式将劳动融入了教育,并通过劳动让学生写实验报告或观察报告,制作PPT分享发布到网上。这样实际上将教育时空进行了很好的延伸。
  “只有我们发挥学科本质的质量,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从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价值,真正从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智慧被满足带来的最深层次的快乐。”周建华表示。

  以下为周建华校长演讲全文:
  今天我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数字时代的教育:机遇与挑战。
  一般来讲教育的价值有三种。
  一种是工具性价值,传承人类的文明。
  第二种是社会性价值,为未来社会准备人才。这也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里面特别强调的,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种,个体性的价值,就是要为学生个体在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好准备。
  杜威讲过一句话,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培养现在的孩子,那么就是在扼杀他的未来。所以我们就至少有这样的一些挑战:未来社会到底有什么特点?面向未来我们怎么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数字技术、互联网在未来教育当中我们应该如何准确给它定位?
  实际上我们打开世界教育的画卷,大家可以看到,从上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思考面向未来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用核心素养来表达一种育人的目标。
  新加坡在1998提出来,OECD是2005年,2006年是欧盟和法国,2007年美国提出了21世纪彩虹框架,2013年日本提出了21世纪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提出了终身学习四大支柱的基础上,2013年又提出第五大支柱叫学会变化。而且提出四个关键词,第一,接受变化;第二,适应变化;第三,主动应对变化;第四,要引领变化。所以未来社会,我们现在经常说的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未来社会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它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我们国家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这是一个课题组研究的成果。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里面,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所以,现在世界基础教育变革趋势就是把育人目标细化为核心素养,再用核心素养统领课程教学的变革。
  技术在这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上半年疫情对社会和教育都是一个巨大冲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10月份发布了一个重要研究报告叫《学习损失带来的损失》,报告称因为疫情的影响,未来几十年GDP会平均减少1.5%。目前正在就读K12的学生他们一生收入会减少3%,可见影响是深远的。
  我们一直重视教师的资源,疫情之下使得线上线下又有了很多的反思,比如说线下质量还没完全搞定,线上怎么办?线下的课堂还没有很好地吸引学生,线上怎么办?线下尚未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线上教学老师和学生处在屏幕两端我们怎么办?
  被忽视的东西会浮出来,除了教师资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重要资源?今天的会议我们得到了很好的答案。另外其他资源怎么利用?今天我们也得到了很好的答案。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大分流可能有三种趋势。一种就是实力较为薄弱国家,根本就没有线上的学习资源。在我们中国,有些地方学习资源比较单一,而像北京首都这样的地方学习资源基是丰富的,多样的,可选择的。所以基于这样的特点,面对数字时代,我们怎么能够再造学生学习促进教育变革?
  我们提出了数字时代教育的教学四面体。
  首先看学生,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而且他们的数字技术不是学校教的,不是老师教的,是自学的,是同伴教的。但我们也要重视其他能力,比如说共情能力,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这个能力过了18岁再培养效果微乎甚微的。
  再有,我们如何避免学生成为空心人,即便考上清华、北大了,很优秀,但不知道我要干什么,不知道我喜欢什么,要避免成为这样的空心人。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我们老师已经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而且我们已经证明了,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教师可能不会被互联网技术所取代。但有一条我们也在加深认识,就是不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老师会被擅长使用互联网技术的老师所取代。所以这样一来老师真正价值在哪里?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我们如何从经师更好的成为人师?
  再来看我们的学科。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可以提升学科“表现力”。学科教学作为学科存在它的价值是什么?学科价值最本质是育人,学科育人又要用学科最本质的力量,它又是什么?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它可以解决传统教学的一些困难,提升现在整个教育的表现力。但是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是支持,不是主宰。我们一些学生的人生被有些技术主宰了,这是挺可悲的。我们需要探讨学科本质的力量是什么。比如思政课,总书记特别强调的就是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比如说语文学科,阅读的力量;比如说数学学科,数学思维的力量;比如说科学,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力量。
  比如开学初的思政课,我们研究了一个吃播现象,是一个热点。我们看大胃王,以及海地居民用泥土做饼干,以及杂交稻之父袁隆平,这些信息都是网上的。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是我们高中思政课总体的要求,这是思政课四条核心素养,那个是高考的要求。高中思政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其它三个模块非常重要,就是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所以对吃播现象,小学阶段我们只让学生做到珍爱粮食,反对浪费,从我做起就可以了。但是在初中阶段,我们希望学生们能分析出现象、原因,拿出对策。但是到高中阶段,我们就要从政治和法治的角度、经济与社会的角度、哲学与文化的角度,都能够去进行分析。
  还有,比如说语文的阅读,PISA测试就告诉我们,经常看漫画书的学生比不常看漫画书的学生的阅读水平要低,而且漫画书对男生有显著的负效应。我们知道,特别是15岁左右男孩子心理成熟度比女孩子要晚1到2年,所以看漫画对女生也有副作用但不显著。当我们提高阅读参与度和策略就可以缩小:第一,学校之间生源背景不利的影响,第二,男生女生之间阅读成绩的影响,第三,家庭之间背景不利的影响。当然对老师来说也很重要,可以缩小到老师是名校毕业还是不是名校毕业的,学历是博士还是硕士。
  朱永新老师是我的老师,他开始任教就教我的《教育学》。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我们现在经常碰到这样的误区,一群不读书的家长在拼命育儿,一群不读书老师在拼命教书,当然们,老师们也不服气,又加了一群不读书的“热心人”在拼命的办学。
  我们如何慢下来,我们在思政课也让学生读书。小学,我们让学生读《五星红旗》,读《周恩来寄语》,读《毛泽东箴言》,读《哲学启蒙》。在初中,我们让孩子读《毛泽东传》、读《红岩》。到高中,我们让孩子读《共产党宣言》,读《简单逻辑》,这个对他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正如杜兰特所说,当生活变得苦涩,友谊从身边溜走,我们还可以与莎士比亚和歌德一起坐在桌边,和拉伯雷一起嘲笑世界,和济慈一起欣赏秋日的美丽。这是一些向我们奉献了最好事物的忠实朋友,他们从不要求回报,却永远等待我们的呼唤。只要和他们一起行走片刻,静静聆听他们的讲述,我们的虚弱就可以治愈,我们就能够真正感受到相互理解之后内心的平静。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使得我们在教学方式上有了新的思考。这是科学,小学一年级第一类是国家课程,是指向学生共同基础的。后面是学校要拓展的,比如说观察一类植物,我们要研究植物的器官,这个就是拓展学生的共同基础。
  以往线下教学到这儿可能就结束了,比如说现在抗疫期间我们要求学生在家种植一种多肉植物,或者是种植一盆花,这个实际上第一是把劳动融进来。第二则是通过劳动让学生写实验报告或观察报告,制作PPT分享发布到网上。这样实际上就是将教育时空进行了很好的延伸。所以,这个地方向家庭劳动进行延伸,向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延伸。
  比如数学的本质力量是思维,它有三种思维活动,数学家思维活动需要老师去深钻教材而追踪。教师的思维要去模拟发现,如何模拟?我们要平坡(降低难度),要剪辑(适度歧路),要简约(让学生力所能及),最重要的是老师不能给学生“变魔术”,要把数学思维变得非常自然,学生能得到手的,将来能用得上的。所以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世界,是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是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只有我们发挥学科本质的质量,这样能够使学生真正从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价值,真正从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智慧满足带来的最深层次的快乐。
  数字时代教育要构建全面培养高质量教育体系。
  家庭教育起基础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要帮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个方法很简单但也很难,你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则要以身作则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些父母爱孩子,但实际上一种是“暴力”的热爱。真正爱孩子是一个长链条的逻辑关系,爱他就要尊重他,你要尊重他就要理解他,你要理解他就要了解他,你要了解他就要需要长时间的陪伴他。
  前面很多专家说了家务劳动、亲子锻炼、亲子阅读、亲子公益等都非常重要。且我在家长会上反复讲一句话,一个厨房冷清的家庭很难培养出具有高幸福感的孩子,厨房还是要有人间的烟火气。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对于学校来讲我们一方面要构建高质量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体系,要真正地既关注学生当下考学的利益,更关注学生长远利益,真正做到“在校几年,影响一生”。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思考我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激发他们自我成长的力量,也要思考如何成为人师,如何展示学科本质的力量。所以我提了“四个有”,叫做“枕边有书”,“胸中有法”,“手中有技”,就是互联网的技术,但最重要是“目中有人”。
  社会教育起支持作用。社会的用人导向会影响和塑造学生文化。社会上优秀的文化会激发学校校长老师学生的文化自觉。从资源的角度来讲,科技资源、劳动资源、职业体验资源在国外已经很成熟了,而在这方面我们国家依旧在建设中。科学家、劳动模范等要进校园,使学生感受科学精神,感受劳模精神。
  另外整个舆论导向要多支持,少批评;多建设,少指责。
  杜兰特讲有价值的教育是:第一,通过健康性格和科技控制生活;第二,通过有友谊、自然和艺术享受生活;第三则是通过历史、科学、哲学来理解生活。当然,我们办教育还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大家可以看到,现有的在校中学生基本是13到18岁,到2035年,他们30岁左右,当2050年他们40多岁或50岁左右,他们是最重要的生力军。
  我们学校、社会、家庭共赴重任,让我们一起点亮孩子的未来,点亮祖国的未来,也点亮人类的未来。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互联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