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教改拐点的学界盛会:教育评价“破五唯”全过程拔高育人质量

教改年年谈,今年尤为切!2020,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一场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划时代教育改革已然拉开了序幕。《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作...…

  教改年年谈,今年尤为切!2020,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印发,一场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划时代教育改革已然拉开了序幕。《总体方案》对“破五唯”、实施“四个评价”等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有利于从根本上激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未来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此背景下,第四届“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研讨会于日前在北京大学圆满落幕,站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拐点之年,本届研讨会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夯实高质量育人体系”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共议的形式,汇聚了来自学界领导、专家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界人士参与,为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的战略目标指出了基层通路。

  据悉,本次学界盛会由教育部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研诚信与负责任创新专业委员会和北大-维普学术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协办。主办单位领导指出,高校必须深刻把握《总体方案》的要求和部署,推动教育评价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从“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创造更多新动能。这亦是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诉求之一。

  “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大棒下的破旧立新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进程中,随着“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指标的不断强化,直至当前的趋于固化,其已有悖于教育的本质。教育评价如果仅仅拘泥于简单化、指标化、数据化的模式,“一叶障目”在所难免,“重论文轻育人”、“重数量轻质量”将逐渐成为我国高校走向畸形发展的通行证。

  正因于此,中央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必须从解决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入手,把“破五唯”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环节,积极构建符合学术发展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

  强化“破五唯”的厚重底气,定要树立学术自信。坚持质量优先标准,摒弃简单以刊物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积极探索同行评议制度和学术成果代表作制度。正如本次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余光教授所言:在学位论文的个性化和生命力问题上,要保证在科学研究的独创性创新性,不能被模式化格式化的论文格式束缚。

  同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教授在报告中强调,当前我国科技论文的总量和被引次数虽居世界第二,但质量良莠不齐。主席在哲学社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的“科学权威,公开透明”八个字,指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浮躁,作假等各种问题。科学评价对科研诚信的重要性科学,“单一指挥棒问题“评价体系的短平快政策导致整个学界的浮躁等问题。去SCI化的学术评价创新,建立AMI综合评价模型是落地的关键所在。坚持教育优先、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惩处力度,推进联合惩戒。深入研究探讨,逐步统一标准。只有践行于此,才能彻底打破“五唯”教条,成为拔高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高质量育人的全过程管理,笃定一个彼岸为目标的百舸争流

  随着教育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关联日益紧密,教育的工具化倾向逐渐凸显,这也导致教育评价方法存在“唯结果论”的现象,片面、单一地把结果作为评判教育成效的主要渠道。有悖于人的成长规律和学术研究规律,使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走向功利化,极大妨碍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对此,《总体方案》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进程中,高校应坚持针对学生成长特点、针对各类学科特色、针对不同研究领域特征,实施分类评价、多元评价、综合评价,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加符合规律。

  本届会议上,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晓峰在《新形势下高校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思考》的报告中谈到,高校应以院系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工作来引导和督促本科教学规范管理,教学建设。从改善评估的方式和水平入手,从数据考核为主结合现场考察为样本,继而带动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项聪则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本科生教育问题,指出教育理念引导为先,把忠于学术的理念带入课堂,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术规范教育。其次是制度建设,学生学术不端处理办法,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纳入学院教学质量状况白皮书考核内容。由此强化过程管理的高质量保障。

  同时,南开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蒋雅文以《数字化背景下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完整论述了从“完善开放共享的育人机制——师生共同体”;“重点工作着眼于数据驱动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到“实施博士生研究生的学业学位分离,严格把控人才质量”的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模型。

  结束语:

  可以看到,本届研讨会来得正当时,不仅站在了我国教改深化的“拐点期”,同时也站在了中国社会发展巨变的“国运期”。未来的中国,释放“人才红利”当是披荆斩棘的最核心抓手。正所谓: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拘一格降人才方得大同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