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江西理工大学针对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并详细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三色铸魂·三阶递进·三化应用”课程思政创新模式,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设计人才提供了可推广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范式。
在课程思政创新模式实施路径上,学校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维度出发,全方位打破学科壁垒,搭建跨界教学平台,消除校企隔阂,形成了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知识“学做”系统化方面,课程深入推进课件、思政、人文等前沿性和时代性内容,关注新兴技术,强调可持续发展,反映社会文化变迁,把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等新兴技术注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专业潜力,将环保和社会责任纳入设计思考中,探讨社会文化变化对设计发展的影响。通过创设情境启思维、引入典型悟方法、强化新知促成长等举措,构建了理论拓展、任务引导、项目驱动的“读—导—讨—练—展—研—创—评”等教学八环节,将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不断递进,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与成长。
在能力“研练”高阶化方面,学校以设计训练教学拓展初阶创新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以设计竞赛任务引导进阶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实项目化教学驱动高阶设计实践,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打造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引入国际国内设计竞赛,与学校双创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在素质“思创”长效化方面,学校以红色文化筑底培根,固本培元实现思政育人;以蓝色文化强基增慧,科技践行价值理念美人;以古色文化启智润心,共情共鸣达成浸染化人。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引入国际前沿的设计思维模型,结合大量实际项目,设置模拟项目汇报、团队协作沟通等场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定期邀请优秀校友、行业知名设计师、创新专家举办讲座与工作坊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程综合评价多元化方面,学校利用学习管理系统(学习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记录与跟踪,采用“点线面”立体化评价形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综合运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方法,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体系,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
自该模式实施以来,各方面俊取得显著成效。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了力量。通过深度融合多元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以跨界融合的知识体系打造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培养出了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产品设计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持续探索长效、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产品设计专业教育不断前行。(文、图/陈烨、黄金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