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上午,双流区特色发展试点学校项目共同体启动暨培训会在成都芯谷实验学校若谷讲堂召开。此次会议,是按照局党组关于“新三名工程”总体要求,围绕推动学校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发展规划、促进“一校一品”内涵发展,就特色发展试点学校培育工作进行的一次专项部署。会议采取“以活动代培训”的方式,由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作为项目共同体第三组的牵头学校,现场展示分组研修活动,为后续各学校开展共同体研修提供样板。区教育局督导办副主任邹晓志,区教科院质量监测与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王鹏,成都芯谷实验学校校长曾令勇、副校长余小文以及来自15所学校的“特色发展试点学校项目共同体”研修团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余秋红主持。
谋划筹备 合力共为
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作为此次启动暨培训会的承办单位,立即组建活动实施与策划小组,在区教育局指导下,梳理活动流程框架,落实活动方案推演,测试互动研训平台,精心准备会务工作,确保会议和活动每一个环节取得预期效果。
目标共识 策略共创
第一项议程
学校负责人致辞
会议第一项议程,由成都芯谷实验学校曾令勇校长致辞。曾令勇校长在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后,简要介绍了我校在特色化发展方面的探索历程与取得的成就,并殷切期望研修团的成员学校可以不吝赐教,为我校特色发展规划提出宝贵的意见。
第二项议程
安排部署特色发展试点学校项目共同体研修工作
邹晓志副主任对“特色发展试点学校项目共同体”的工作背景、总体要求和有关事项进行了安排部署。他鼓励各学校研修团队要珍惜此次学习交流的机会,相互借鉴、共同提升,为双流区教育的特色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项议程
专题汇报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基于人工智能课堂循证分析的教研模式的校本实践》
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余秋红老师做了题为《基于人工智能课堂循证分析的教研模式的校本实践》的专题汇报,结合学校实际课例与应用模式进行了循证分析的教研实践分享,帮助现场参会的研修人员理解我校的特色规划的具体内容。
为何要循证?
只有当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在大数据中清晰可见且被条分缕析时,只有当教师拥有了对课堂行为的描述和表达能力并建立起概念系统时,教师才会增强其对课堂所发生的所有事情的认识,也才真的会发生行动中和行动后的反思。——《基于课堂教学行为大数据的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
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基于人工智能的循证教研变革”,通过采集和分析课堂教学数据,结合教师经验与课堂观察的记录,帮助教师聚焦“课堂的关键提问”、“师生互动”、“课堂认知”、“课堂评价”四个维度的数据,从而促进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课评课和课后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在具体教研实践中,采用同课异构对比分析、优质课例对比提升、自我磨课纵横迭代、线上评课专家指导等模式提升教研质量。
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AI循证教研模式改革规划的前置工作》
成都芯谷实验学校教师与课程发展中心钟曦副主任做了规划的前置工作的汇报,结合工作实际,梳理出了我校特色发展规划前置工作流程图。学校采取建立组织架构→绘制阶段发展蓝图→专业培训全员教师→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升级保障技术设施→形成完备教研流程等系列举措,取得了构建完备的数据实证的教研模式、构建优秀教学案例数据库、促进教师利用平台磨课、营造浓厚的学术教研氛围、推动跨学科合作等成果。我们结合钟副主任分享的内容,形成了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图
第四项议程
技术培训+互动交流
区教育局特邀专家毛冬梅老师就使用数字化工具开展可视化协作进行了专门培训,运用“英飞思想家”在线研训工作,开展了实操培训和答疑解惑,指导各学校创新协作方式和工作场景,更好地进行思维碰撞和研讨交流。
接下来,第三组成员学校就研讨的重点问题,即“三个是否”:通过当前梳理形成的规划的前置准备工作流程,是否能够有效凝聚教师共识,是否能够落实“规定动作”,是否能够对提升教师的相关素养形成促进开展研讨交流活动,并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参会人员,让思维过程清晰可见。
本次研讨环节采用“六顶帽思考法”,以下是具体角色分工:
1.蓝帽子:负责担任主持人,负责引导思考过程。主要是明确研讨重点、发言顺序,并在结束时进行总结。该角色由余秋红老师担任。
2.黄帽子:黄帽子是关于积极思维的,负责针对所研讨事项的既有解决方案提出正面意见,点出优势,表达乐观和建设性的观点。该角色由九江小学担任。
3.黑帽子:黑帽子是发挥批判性思维的,负责针对所研讨事项的既有解决方案进行质疑,提出风险、缺点和问题。该角色由西航港小学担任。
4.红帽子:红帽子是关于感性思维的,负责针对所研讨事项提出情绪感受和直觉反应,而且不需要说明理由。该角色由永安小学担任。
5.绿帽子:绿帽子是发挥创造性思维,即跳出常规思考方式,探索新的可能性或新的举措。该角色由棠湖小学南区担任。
6.白帽子:白帽子是关于信息收集的。负责梳理所提出的信息,评估缺少的信息。由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余小文副校长担任该角色,在最后陈述大家达成的共识。
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严密的梳理后,第三组的各兄弟学校提出:建议在组织架构中的专项小组和指导中心配备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建议思想动员之前增加前期调查环节,包括教师的基本情况、意愿、专业特长以及教师对人工智能、循证方法、教研变革路径等的了解;针对项目进行集中+自主的理论学习;专家培训之后增加头脑风暴的环节;要注意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定期检查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建立第三方规划评估机制……等宝贵的建议,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启示。大屏幕上满满呈现的文字,是各兄弟学校最诚挚的建议与帮助。
最后,余小文副校长提出我校将认真梳理研修成果,特别是在学以致用、理实合一上下功夫,进一步抓好专项规划的编修完善,与各项目学校一道,确保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
第五项议程
专家点评+工作总结
落实核心素养 关注思维发展
体现学习中心
双流区教科院质量监测与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王鹏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点评。王鹏主任指出课堂的循证分析就像医生看病,机器扫描可以得出影像,但具体报告的分析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解读。而我们的课堂是由更复杂的变量构成的教育场景,技术只是客观呈现课堂数据,如何解读还需以人为本。这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缺乏深度认知和思维分析就会停留在技术表面,人云亦云。因此,教师在上好课的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深度反思。
拥抱新技术,做顺应时代的探路者;研究真问题,做教研转型的实践者;赋能高质量,做特色发展的引领者,王鹏主任从这三个层面高度赞扬了我校在教研变革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人工智能的循证教研变革,人工智能是技术方法,循证是途径,教研变革是目的;而要实现循证,数据(基于AI的观察证据)是核心,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实现全流程、全要素,及时精准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而我们的目的便是通过数据来实现从主观到客观、从经验到实证,最终达成“精准改、有效教”,从课堂教学走向课堂研究。
最后,邹晓志副主任对本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接下来的工作安排进行了强调。要求各学校进一步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规范开展项目研修和试点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场域。本次活动以我校特色发展规划《基于人工智能循证教研模式的变革》为研讨核心,一方面将数字赋能教育的议题呈现出来供大家探讨,另一方面就如何制定发展规划,积累可借鉴可移植的经验,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水平进行了分享与交流。在各位参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启动暨培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为下一步深化试点工作、推动各校提高规划发展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