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坦:中国书生教育联盟执行秘书长,知名教育学者,著名教育管理专家。

今天,和大家交流一下“学校精神”。

先借李志欣校长短视频说明两个理:如何唤醒教师心中“沉睡的巨人”;薄弱学校实现优质发展。

李志欣,特级教师,山东省教育科研创新校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书生教育联盟中国名校长专委会委员。

有人赞誉李志欣校长是“正从泥土里长出来的教育家”。是否称“教育家”另论,但“从泥土里长出来”,确是对李志欣校长的准确描述。

“从泥土里长出来”、“从土地里生长”,是真正“家”们的必由之路。伪“家”除外。

我借李志欣校长,想说的是:在自身“耕耘”的领域,从个人而言,要达到“家”的标准,或者说达到“精湛的专业水准”,你得有一种“家”的精神,或者“专业精神”。而“从泥土里长出来”,就是这种精神之一。

唤醒教师心中“沉睡的巨人”也是这种精神之一。教育,从欣赏教师开始,唯有幸福教师,才能幸福学生。

再借用李炳亭老师发布的几个短视频:

这是李炳亭老师12月25日在本群的交流。#教育是“放生”,给每个生命一条活路#

李炳亭老师说:所有的改变都源于“自我意愿”。我是在强调此点:教师想让学生改变,就需要营造一个诱发儿童改变的环境、场景以及创设特定的情境。

你发现了没有,当两个人“促膝”而谈时,往往容易放下戒备心。而“抱臂”交流,则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防御。

好的学校会让每个人平静下来,内心踏实,如石落地!

儿童原本就是创造的化身,因而才是教育是唤醒。

教育,从欣赏教师开始,管理与教师共情,才能赢得教师的爱,唤醒教师的幸福感,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育是一场“扩胸运动”的过程。心里装进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只是装进了书本,他们只能成为两条腿的书柜。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沉睡着一个巨人,也沉睡着一个侏儒。我们要培养君子,就需要营造君子文化,而不是每一天声嘶力竭地喊口号。

这就是李炳亭老师的“学校文化和精神”。#教育是“放生”,给每个生命一条活路#

李炳亭,国内具有影响的课改人物,高效课堂体系创建者。

我所在的学校,内乡菊潭学校,是一所特优质学校。该校素质教育,国内罕见。仅仅一个学期,该校小学部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艺术节、三届健康节、一届科技节。

该校在全县中学生篮球比赛中取得7战全胜的傲人成绩,获得冠军;参加县第八届中小学生足球比赛,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参加省青少年U系列羽毛球比赛获U14女子双打第三名;城区教师合唱队“2023新时代心飞扬”红歌大合唱第一名;“菊香书声”品牌活动“优秀组织奖”;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

没错,这仅仅是一个学期的部分奖项!

“一生多长·全员器乐”是内乡菊潭学校“美育”特色。“全员运动·人人健康”是内乡菊潭学校“国家级”建设品牌。学校开设社团活动,涉及“艺术”、“体育健身”、“器乐”、“科普”、“综合人文”、“非遗”五大类170余项特色项目;安装呐喊喷泉,聘请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拓宽学生的社会实践渠道,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建立长效关爱机制,给师生温暖和惊喜。

学校2023年取得了教育部首批“全国健康建设学校”、河南省教育厅首批“民办中小学特色示范校”、河南省第六届“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艺术示范校”、现正申报“河南省科技活动特色学校”。

学校先后获得了县、市、省、国家级200多项荣誉。

这样一所“优质、精品”学校,在我入驻之时,确立了“建设卓越学校”目标。卓越学校的顶层设计,向着正在生长的未来学习……

这种时候,需要一种认知,需要“一种精神”。你如果认为卓越学校目标“无法实现”,那结束了!没有机会了!

有时候,在建设学校特色和个性品质的办学追求中,不要太多的讲条件劣势。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是如何战胜联合国军的?现代化大国博弈中,积贫积弱的中国是如何做到“大国崛起”的?多少公知认为中国必须屈服于那个M国的“国际秩序”才是良策。中国崛起打了多少人的脸?

你得认为:卓越学校目标摆在那里,我凭什么做不到?只要精准施策,就能无限接近,直到超越!

这就是一种精神!

你先“唤醒自己”,再“唤醒教师”,才能“唤醒学生”。

好学校是用精神点燃的!

好学校靠精神站立!

先“唤醒自己”,再“唤醒教师”,最后必然“唤醒学生”。

为了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探索“真教育”秘密,带领“学校崛起”,我有时候半夜12点、1点睡觉,第二天凌晨4点照常起床,研究达到“废寝忘食”。我非常畏惧“寒冷”,河南这段时间,时常-6℃,我怕的要命!但是克服了它!

当然,我不提倡“牺牲”、“消耗”,我所表达的是,强大需要一种精神!

强大的学校首先一定是文化强大,精神强大!

团队建设是学校管理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第一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是默认“人”为最根本的存在、最根本的调动为前提,眼中无人的管理注定失败。

企业最宝贵的首先是人才,其次才是技术。

企业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是调动人,启用人才。

资料、行为、意识构成人的个体系统。“工具”属于资料范围,“技术”属于行为范围。当技术属性归类为知识、逻辑、方法、智能时,它便是“资料工具”。

从某种意义而言,AI是工具,科学技术是工具,ChatGPT是工具。

近年以来,AI“狂飙”。+++ChatGPT一经问世,就掀起血雨腥风,AI技术变革搅动风云。

ChatGPT近乎拥有无限的知识储备,但它依旧是工具而已。“ChatGPT”对人类的威胁,是“工具”的威胁。“菜刀”对人类也有威胁,菜刀是工具,菜刀是用来切菜的。除非“ChatGPT”进化成“意识”。

AI取代人类还为时尚早,但人类过度依赖AI所产生的信息隔阂,可能比想象中来得更快。

归根结底,一切核心是“人”。

学校管理中,团队建设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有统一的学校文化、精神和价值观。

文化和精神有时密不可分,价值观不可以谈判。

统一的学校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并不排除争论、争辩,脸红脖子粗也不要紧。

“脸红脖子粗”解决的是“原理、规则、优化的方案和精准的行动”,它不是争吵,不是糊缠蛮搅,不是独裁,不是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它是“求同”,也可以“存异”。求同存异是一种文化。求同存异的本质是文化包容、精神解放。没有真正的“包容和解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求同存异”。

技能可以培养,价值观不能谈判。学校的使命、愿景、规划、计划可以一次设计、再次设计、三次设计。但在统一行动合力上,在价值观上,若员工无法与企业达成统一,那是时间和精力的双浪费。

团队建设中,最高决策者的相互协力十分重要。

中国卓越校长、著名管理人李爱新校长一语破的,他总结了以下公式:

在私立学校

一个好的董事长+一个好校长=一所好学校;

一个差的董事长+一个差校长=一所差学校(他特别强调:一定等于一所差学校);

一个好董事长+一个差校长或一个差董事长+一个好校长=一般学校。

李爱新,特级教师,全国专家型校长,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恩平学校校长。

决策权和指挥权要统一。企业发展不仅掌握在“智慧”手中,更掌握在“权力”手中。

“权力”和“智慧”碰撞,“权力”要让步!

一个“权力”不让步的企业,除非“权力自生智慧”,否则“智慧”毁灭!

“智慧人”碰到这种情况,当离去。

有另外一种情况:“权力”和“智慧”经过一定时间的碰撞、磨合后,达到“权力智慧共存”。不是“权力”和“智慧”能共存,是“权力人”和“智慧人”本身具备共存的格局、品质。

以上,用在管理的“各层级”皆可。

樊聪丛,南阳市人大代表,南阳市青联委员,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用心血和汗水书写“育人梦”;用智慧与责任追寻“中国梦”。

这是我的合作人,“权力”的代表。

#内乡菊潭学校“真爱教育”系列之“黑水鸡故事”——因为有我们,它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这是她和“黑水鸡”的故事——有爱就有教育。

我和她相处,彼此信任,彼此托付。信任的是人品、能力、风格,包括缺点和不足;托付的是事业、希望和合作。

这也是文化,是一种精神。是基于我们个人的特有的文化、精神,进而亦是学校文化、精神。是以教育为媒,以理想搭桥,一场创未来的“双向奔赴”。

内乡菊潭学校的教育科研“是用精神点燃的”。

这是我凌晨带着科研团队研发技术的情况。那个穿“斑马条纹”的是我。照片很丑,我很丑,画面凌乱。但我们很认真,很真实。

这是我团队成员科研攻坚的情况。中间那个穿黑衣服的、短头发的是我得力助手,中学部庞冬敏校长。您看她瞪着眼,托着头,神情专注。

沉浸式教育科研,没有花架子,不摆拍,没有“形象”。科研攻关不讲“形象”,真实、专注胜于“形象”。

这是教师研讨的情况

随机研讨,随机拍摄。

这是学生学习的情况

在《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成就“神功”;郭靖顺练九阴真经成就“神功”;东邪以奇门遁甲成就“神功”;一灯大师以一阳指成就“神功”,九指神丐洪七公横练降龙十八掌成就“神功”。

在教育中,陶行知先生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达到极致;魏书生老师以“民主、科学”思想,激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达到极致;李金池校长以“建设衡水中学精神特区”达到极致;李希贵校长以“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达到极致。

我们不必执着于某种理论,某种模式。“达到极致”的方式千千百百。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已知和未知心存敬畏,在一系列思维和方式中,匹配自身的才是最合适的。

唯一不变的是“生命的奋起”和“精神的站立”。

我个人关于“学校精神”话题的分享结束。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各位!

期待各位专家好的话题分享!

【文章来源:中国书生教育联盟微信群】

中国书生教育联盟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引领下,汇集国内外众多知名教育学者、专家、校长、管理者、办学人、设计师、以及一线工作者,通过教育联盟,连接更多的学校、基地、社区、家庭,分享各自在教育领域的最新洞见,在全球视野下,寻求适合中国、匹配末来的教育创新及人才培养模式,朝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影响的现代教育挺进。联盟成员为业界精英,教育行业翘楚,教育、教学、管理领域卓有建树者和影响者。旨在聚焦教育前沿问题,抓住教育趋势走向,碰撞智慧,促进交流,推动教育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