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4月,随着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互联网的到来,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慢热的教育行业,也出现了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新型教育模式——网络教育。
一战成名的弘成教育
1999年,弘成教育凭借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的“网上人大模式”,创造了国内网络学历教育服务模式。
一战成名的弘成教育,很快引起了资本的重视。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弘成教育却获得了高达700万美金的融资。这使一个新生的企业在接下来的4年中,快速发展成为网络教育行业的中流砥柱。
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把1999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称为公司业务的开拓期,这个阶段弘成教育的业务模式、教学模式得以搭建,技术平台被众多高校应用。
“做课件”积累教育经验
互联网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机遇,但同样潜藏着生死存亡的危机,特别对于教育行业来说,原始且封闭的市场环境,以及传统教育的庞大体系,使其与新兴互联网行业的衔接,出现了资源、模式等多维度的断层。
成立最初的两年时间里,弘成教育凭借“做课件”,被广泛认识。通过专业的课程设计以及先进的技术工具,弘成教育创造了教师自主录制、课程快速迭代的灵活制作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协助高校将优质课程实现线上转码,确保课程及时性和实用性,完成了线上线下优质课程资源的无缝对接,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填补了网络教育课程资源的空缺。
凭借这一模式,弘成教育获得了众多高校的青睐,合作院校数量持续攀升。
网络教育起步初期,弘成教育与高校合作制作的课程,以学术型为主。随着业务体系的扩张和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如今弘成教育的课程体系增加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携手众多院校组建了课程联盟,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积累了海量精品课程。
“信息化”带来的大步前进
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首超发达国家,这意味着互联网在中国吹响了繁荣的号角。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化生活,犹如一股惊险却又让人期待的巨浪,冲击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在线学习,作为迎接信息化时代的一大标志,开始被认知和追随。
而通过高技术和高水准课程制作刷新了大众认知的弘成教育,恰在此时让更多人看到“网络学历”外,其在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运维服务等技术层面的优势。
2009年,弘成教育启动成教信息化业务。与以往大部分成人教育是通过函授进行相比,弘成教育通过先进的技术帮助高校搭建了更具有互联网属性的教务教学平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成人教育向网络化、信息化转型。
从模式创新、课程制作到成教信息化平台、继续教育信息化平台、高校信息化平台建设,弘成教育经历了“将传统教育搬上网络”的十年行业大迁徙。
在很多人眼中,弘成教育的每一步发展与壮大似乎都在追赶“风口”。但黄波却并不在乎风口。
从1999年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创办“网上人大”模式,到率先推出的具有异常监测和专业评估能力的成教信息化平台、继续教育行业管理平台,再到全面上线具备人脸识别功能的易考通4.0在线测试系统……弘成教育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产品性能,不仅在高校和继续教育领域建立了后来者无法跨越的品牌护城河,而且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了IT培训、企业培训等多个领域。
“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意外界做什么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踏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从用户的需求与体验出发打磨产品,不断谋求创新,就不会走错路。”黄波说。
无意追赶风口的黄波,却恰恰凭着自己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赶上了在线教育的每一个黄金时代。
只为“让教育更智慧”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创新教育论坛上,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用“让教育更智慧”作为演讲的最后总结,明确提出了弘成教育的“智慧”战略。
从1980年教育电子化的尝试,到2010年后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中国教育经历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与变革。随着5G和人工智能的到来,黄波预言,未来10年,在线教育发展将进入新的爆发期。
在今年年初的内部高层战略会议上,黄波宣布“让教育更智慧”将成为弘成教育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业务拓展的核心。而“更智慧”的具体实现将从三个维度进行:智慧理念、智慧科技以及智慧模式。
而这一战略逻辑的成功驱动主要归功于弘成教育自有数据库的建立。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在线教育赛道的企业,经过近20年的行业积累,弘成教育拥有百余所合作高校,累积服务学生超1000万,积累了海量的课件和题库资源,并较早完成了数据深层价值挖掘,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大数据。
面对近两年在教育行业炙手可热的“AI(人工智能)”技术,其与教育结合的关键正是数据。只有通过完善的数据体系驱动AI技术,才能为院校、教师、学生和从业人员提供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社区化的服务。
弘成教育超前的教育大数据布局,恰为其撬动以AI技术为关键的“智慧战略”积累了强大的势能。
目前,弘成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研究院以“数据+智慧算法模型”的形式,已经先后开发出自适应学习系统、毕业生涯决策系统、教师教学综合评价系统、教育智能分析系统等多款产品,并已被多所院校投入使用,且反响良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