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双减时代 教育科技智能产品iEnglish成必然选择

2020年的教育市场有多火热,2021年就有多冷清。2022年,随着双减政策及系列相关举措的深入落地,很多家长发现,过去他们对于孩子培养的“成功”定义不再适用。…

2020年的教育市场有多火热,2021年就有多冷清。2022年,随着双减政策及系列相关举措的深入落地,很多家长发现,过去他们对于孩子培养的“成功”定义不再适用。

孩子的养育是父母一生的事业,父母的心态以及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显然,未来教育将不再是过往的人才选拔体系,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展现自己的天赋,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发展全面的“人”,成为教育新的时代命题。

 

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教育回归本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举,同时,培养孩子的自驱能力,自主学习习惯,打造终身学习的能力,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全面发展的自己,而不仅仅是考试机器,是家长们共同面对的新课题。这其中,家庭教育场景中的英语学习更是首当其冲。

近期,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大型英语类儿童成长纪实节目《iEnglish英语风采秀总决选》,在舞台上,16位来自全国各地的5-12岁少年儿童展示了卓越的双语能力及艺术兴趣才艺,而在四天五夜的活动集训期,他们还展现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乐于交流等优秀品质,获得了观众、家长等的点赞。

在家长们看来,孩子们优秀品质的养成,得益于借助iEnglish类母语英语学习训练系统坚持英语阅读。陈怡朵妈妈表示,iEnglish是英语“母语式学习解决方案”理念的提出者,倡导的是在家长的陪伴中,让孩子每天坚持不少于30分钟的阅读练习。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在类母语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习得英语,还养成了坚持阅读、自主学习、自我规划的能力。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跟汉语的习得一样,需要在复杂语言环境中进行海量可理解性的输入输出练习,这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正确方式。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讲,父母并不具备英语能力,很难为孩子创造一个科学的英语习得环境。在后双减时代,借助智能化的工具帮助孩子在家庭学习中养成自驱习惯更为关键。

在iEnglish英语风采秀总决选中,年龄最小的李莀达也第一个登场,台风稳健,表达流畅,与成长见证官的互动也是分外精彩。李莀达也妈妈认为,孩子的表现超出自己的想象,因为“李莀达也年龄还比较小,没有任何舞台经验,iEnglish英语风采秀是他第一次登上正式舞台,没想到能进入总决选,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观众展现自己”。

“iEnglish实际上为父母解决了学习环境构建的‘技术难题’,即使双减以前,我们也没有为孩子报过培训班,当初也是看中iEnglish具备的海量书籍、视频等素材,通过大数据、AI技术等智能的将个性化的内容推送给孩子,循序渐进,不至于过难,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系统提供的类母语环境中熏陶语感,逐渐养成兴趣,也是李莀达也能有今天表现的关键因素。”李莀达也妈妈表示:“其实作为父母,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帮助孩子选择,然后通过陪伴和鼓励让孩子坚持,语言学习没有捷径,等孩子坚持到一定时间后,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兴趣驱动他去系统中探寻新知识的时候,父母几乎可以抽身,不用督促。”

 

智适应的推进个性化学习,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天赋和创造力。而以iEnglish为代表的智能产品提供的正是千人千面的教育。9岁的何书炅在iEnglish英语风采秀复选和总决选舞台表现同样优秀,在家长看来“孩子最大的兴趣就是军事和宇宙奥秘,而iEnglish中到底有多少相关的内容,我们家长也不知道,只是孩子能够经常性的读到相关内容,并习惯性的在阅读之后跟我分享”。

由托普朗宁发起的“一起成长·一起精彩”首届iEnglish英语风采秀活动,得到了227个城市近2000名孩子的参与,其中不乏偏远、少数民族以及乡村地区的孩子。在iEnglish相关负责人看来,回归家庭、自主学习以及智能教育、科技教育的发展,正使得“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可能。

据了解,iEnglish在全国32个省市区已有数十万活跃用户。近几年,经过政府投入与社会各界帮扶,乡村地区的教育硬件基础设施已经有了从量到质的飞跃,教学楼、学生餐厅、仪器设备、教学设施都基本配备到位;但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乡土化课程资源匮乏、教学手段落后等软实力的差距问题。而提升乡村教育的“软实力”,打通智慧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智能化的产品和数字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大有可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