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网络 守护未来” 未成年人网络生态建设研讨会,在京举办

未成年人触网低龄趋势显著,全民上网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的显著标签。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免受侵害,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护进入新的阶段。腾讯公司积极参与“互联护苗…

未成年人触网低龄趋势显著,全民上网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的显著标签。保护未成年人的网络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免受侵害,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61日起正式施行,未成年人保护进入新的阶段。腾讯公司积极参与“互联护苗2021”活动,围绕如何切实落实未保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生态环境,近日在京举办清朗网络 守护未来未成年人网络生态建设研讨会,与多位业界专家共同研讨未成年人保护举措。


《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带来深远影响

此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专章,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构建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体系过程中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服务提供商等各方责任。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王四新教授表示,新的未保法为构建更加完备的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体系,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获得更加健康、更加良性的成长环境和成长条件,设计了总方案,提出了总体性的要求。其中,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是对社会各界,尤其是对服务提供商强调最多的义务,也是最核心的义务。

据腾讯公司文化与内容事务部专家赵伟滨介绍,腾讯此前针对网络防沉迷上线了成长守护平台,到现在已经运营超过四个年头,已经从最初的家长管理孩子游戏时长、时段、消费的单一工具,转变成含家庭守护、师生互动、自我管理于一身的产品矩阵,除了游戏外,微信小程序、QQ空间、腾讯视频等泛娱乐产品都在陆续接入,构建起一套覆盖事前设置、事中管理、事后服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已经有超过3000万家庭接入。

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法律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彭宏洁提出,新修订的未保法,既规定了不同主体的责任,打造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同心圆,特别是明确了监护人的网络保护义务,包括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以及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以身作则引导、监督未成年人等。他认为,未保法非常有前瞻性地规定了网络素养制度,不仅能够帮助完善家庭内部的良性互动,引导解决未成年人上网时长、消费等问题,还能帮助解决更深层次的“数字化成长”和“数字代沟”等更复杂的问题。

全国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相关同志也表示,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未成年人保护首要的是提高家长的数字抚育能力和网络素养。

2018年,腾讯联合多方机构发起DN.A(数字原住民)计划,以专业网络素养课程、夏令营、公开课和亲子读本等,填补了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空白。近期,腾讯还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推出了首部青少年网络安全读本《冲浪与安全》。

青少年模式如何发挥实效

防止网络沉迷,青少年模式也是最重要的技术管控手段之一。王四新建议,国家民族利益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益,应当大于平台追求的商业利益,青少年模式及其理念应当成为平台内容和服务建设的主要工作思路和方向。

据介绍,微信、QQ、腾讯视频、NOW直播、微视等产品都已经上线青少年模式并在不断完善。青少年模式除了基本的限玩、限充、宵禁等功能,还屏蔽了不适合青少年的娱乐和广告类内容,并重点推荐学习、知识类内容;通过对搜索和添加好友和群的限制,来降低未成年人遭遇网络欺诈等风险的可能。对直播类产品,比如NOW直播,还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针对未成年人在注册主播账号时设立了相应的限制。

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绕开监管的问题,腾讯还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范围,并利用AI技术对用户的消费和游戏内行为特征进行判定,对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户主动进行甄别。

腾讯视频儿童版小企鹅乐园产品总监祁文静介绍了小企鹅乐园的产品模式和理念,她认为,家长实现儿童内容的监管非常重要。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守护】功能,在家长微信端上管理小企鹅乐园APP,可控制观看时长、浏览历史内容、选择动画进行内容屏蔽等。以智能技术保护儿童安全与健康,祁文静表示,小企鹅乐园APP可以利用设备重力感应系统、苹果FaceID识别技术和屏幕光线亮度识别技术来为儿童提供坐姿提醒、距离提醒和蓝光过滤等功能。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期刊中心副总监李晓平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模式更重要的是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文化内容,而这更依赖于专业性的内容生产。对此,她建议,以数字出版为基础,开放数字内容平台,打破出版边界,加强数字内容的创意、设计、生产和传播,发掘传统内容优势,打造少儿精品内容IP,对精品内容多次开发,精加工、细加工。另外,提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少儿出版的应用水平,依托互联网平台,为用户精准画像,加强个性出版,提高出版机构的知识传播与服务能力。

应对网络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

近来,公众对于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关注度越来越高,如何应对网络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也引起专家们热烈的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研究员表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亚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群众文化现象之一。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社交和各种价值观及思想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亚文化的积极影响,并对网络亚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减少网络亚文化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就不良亚文化现象的治理而言,季为民建议,国家、社会、企业、家校要共同参与,发挥作用。首先,教育监护主体(尤其是家长)应在数字抚育中疏堵结合,提升未成年人道德修养和网络素养;同时,主管部门需强化联动、严格执法,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体系;网络企业也要承担内容把关责任,提升行业规范和自律水平。

在亚文化正面引导方面,季为民建议,应该探索如何扩大网络亚文化知识分享等正面功能,以此改进创新亚文化以往的收编模式,主动参与利用青少年亚文化的样式传播正能量价值观。比如现在很火的剧本杀,也出现了红色剧本杀创作,以亚文化形式实现了对主流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渠道补充。

腾讯公司数字舆情部高级研究员曹燕妮表示,在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文化和思想,因此也具有多元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能够将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亚文化实现互通融合,比如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的国风文化,有时指向中国古代的器物、服饰、诗词文赋,有时指向民族乐礼和乐器,有时则指向武侠作品中构建的江湖想象,同时吸收了日本动漫和网络流行文化等元素,这也是一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的弘扬和继承。

此外,公开场景信息的情感分析结果显示,当前青少年群体对于国家、民族和主流价值的认同度,近年来也在逐步上升。例如,关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话题的网民中,青少年成为绝对主力。参与袁隆平院士逝世话题及悼念的网民中,近半数都是未成年人。

赵伟滨表示,做好青少年保护,帮助青少年发展,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多方施策、持续发力。腾讯将加强与专家和社会各界沟通研讨,以“引导”为核心,协同各方资源,共同把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系统化,从中得到更多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方案,让未成年人拥有清朗、洁净的网络环境,让他们在数字时代更加安全、健康地成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