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学校校长王广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美国3亿多人口,在全球的外交人才多达近6万人;而我们国家14亿人口,这方面的人才不到2万——过去更少,不到1万人。这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提升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究其原因,正是人才培养标准尚未跟上时...…

  “美国3亿多人口,在全球的外交人才多达近6万人;而我们国家14亿人口,这方面的人才不到2万——过去更少,不到1万人。这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提升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究其原因,正是人才培养标准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亟需培养更多精通三种以上语言、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跨学科知识、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 对于新时代我国的人才培养标准,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坦言。

  在ISCS 2021第六届国际学校升学指导峰会开幕式上,王广发校长表示:当前人才培养标准已发生重大变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留学不可或缺。“走向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我们拥有国际高精尖复合型人才。”

  从2003年创办北京王府学校开始,王广发校长一直坚持把握时代脉搏,希望把最新的办学理念和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正是这种远见卓识,成就了今天的王府学校,使其始终走在国际教育前沿。

  为什么王广发校长对国际教育如此“钟情”?

  近日,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现任法政国际教育创始人、董事长王广发先生接受了顶思的深度专访,在面对面倾谈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的格外关切和在国际人才培养、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等问题上的高远洞察。

北京王府学校总校长王广发接受顶思专访

  01 教育是未来,是培养人才的根基

  时间回到1993年。那一年,王广发先生创办北京法政集团,短短两三年后,他便把经营所得的第一桶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教育行业。1996年,北京景山学校分部作为北京市当时唯一一所公办民助学校正式成立。

  2003年,王广发又创办了北京市首家中外合作制学校——北京王府学校

北京王府学校

  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王广发校长对其寄语中这样说:它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接轨国际先进理念,培养学识与能力俱佳、中西文化融通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复合型精英领袖人才。

  而今,王府学校已从当初的“小树苗”,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幼、小、初、高15年一贯制一体化的国际教育“参天大树”,在大连、成都、山西等多地开设分校,并在美、英、法等多国开办分校和办事处。王府学子也已经遍布全球,每个著名高等学府都有来自王府学校的毕业生,包括哈佛、剑桥、牛津、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伯克利、帝国理工……

  我们十分好奇:在那个年代,王广发校长坚定的办学决心和前瞻的办学理念究竟从何而来?

  这或许可以从他投资建设的第一所学校得以窥见:

  北京王府学校的由来并不简单,它的前身是北京景山学校分部,其本部——北京景山学校于1960年创办,是北京市及全国的重点学校,1996年,北京景山学校分部作为当时唯一一所公办民助学校正式成立,7年后,北京王府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应运而生,并成为北京市第一所中外合作制学校

  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于这“三个面向”,王校长深情地回忆道:“每次进景山学校的校门,看到这行字,我便觉出一股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在“三个面向”的勉励与启发下,初办教育的王广发校长便把目光放得极其长远,“以国际化视野办学”之信念贯穿始终,至今未变。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到新的阶段,面对教育这一宏大课题,他敏锐地意识到:国际化和全球化汹涌而来,势不可逆。

  他非常笃定:教育是未来,是培养人才的根基——培养人才即是发展生产力!

  另一个深层的原因是,王广发校长对于我国传统教育体制机制下公办民助发展模式存在的困难深有感触,同时他也看到了家长和社会对多元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我开始考虑申办国际教育,并在2002年着手申办王府学校,希望能够解决孩子们对教育的多样需求与社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之间的矛盾。” 

  同时,他认为“教育一定要与世界先进教育接轨,人才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如今,回顾二十余年的办学生涯,王校长当初的决心及理念,不论是前瞻性、责任性还是社会性,都极富远见。

  而对于“企业家缘何要致力教育”这个问题,他坚定地表示,企业家首先应该具备家国情怀,一个企业获得经济效益之后,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身教育。

  02 科技融入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则必然要依托于科技。王广发校长很早就看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前景,他表示,“我们的人才研究科学技术,那么当科学技术成熟后,反过来也可以为人才培养作贡献。”

  在王校长看来,如今信息技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必须把握这样的时代特征,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唯有如此,我国经济、技术、产业转型才能够全面发展,我们才能建设文化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科技融入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在王广发校长的全力主导下,王府学校早在2010年便正式开展了移动教学工作,不断加大对学校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率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之中,将iPad、手机、卫星远程互动视频等引入课堂,实现线上线下实时互动。

北京王府校区卫星录播教室

  同时,他认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亦有着重要意义。

北京王府学校支持建设的延安中学卫星课堂

  为此,王府学校利用卫星技术,借助学校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在满足孩子们多元教育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国家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王府学校从“扶贫先扶智”理念出发,于2013年启动“星火燎原”项目,将卫星课程资源覆盖到了井冈山、延安、六盘水、凉山州等革命老区,希望以卫星为载体,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力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到最先进的国际教育,助力国家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2018年12月,王广发总校长赶赴革命老区六盘水,签署支持六盘水教育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但是,随着信息化、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的发展是否不再重要了呢?

  王广发校长提出,教师发展和科技发展同等重要,应该双向驱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让现有的教师队伍、教学工具、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现代科技活跃传统课堂,向孩子们传递正能量教育,技术手段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03 中国教育须接轨国际化标准

  当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总体而言,我们在各个国际机构、组织中的任职人数仍然不多,比例依旧不高,出色的国际人才储备量亟待提升。

  王广发校长非常关切此种现状,他强调,为了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我国应当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力,具备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实践“站稳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思想。

  “拿外交来说,作为外交学院的董事,我曾经提过:按照发达国家外交人才的比例,我们还差25万相关人才。美国3亿多人口,在全球的外交人才多达近6万人;而我们国家14亿人口,这方面的人才不到2万——过去更少,不到1万人。这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渐提升的大国地位不相匹配。究其原因,正是人才培养标准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亟需培养更多精通三种以上语言、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跨学科知识、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王校长坦言。

2020年9月,王广发总校长邀请外交官罗林泉大使亲临学校做外交礼仪讲座

  法学博士出身的王广发校长还一直呼吁要加强国际法学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我们的国际法学人才现在也很少,在2019年‘腐败与恐怖主义的全球治理’国际研讨会第三届反腐败追逃追赃国际论坛上,我就提出要尽快接轨国际法学人才的培养标准。”他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走向国际,缺少规则意识和法治思维是不行的,我们要以全球合规治理的格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多种语言、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知识结构复合型法学人才,让他们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王府学校在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在2003年,王府学校就率队前往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交流访问,与各大学的法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行“法治思维进校园”活动,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法治意识,培养法治精神。

  除了人才培养标准紧跟时代,在王广发校长的倾力打造下,王府学校在管理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运营标准、后勤保障标准等方面均得到权威认证机构的认可。不久前,王府学校正式获得“美国西部学校与学院教育联盟 (Western Association of Schools and Colleges ,简称WASC)给予的全面认证,这意味着王府学校的高质量教学,再次获得外部的肯定和认可。

  对此,他表示:“以国际成熟的认证机构对学校进行全面的评判,创办符合国际化办校标准的学校,这是符合教育部提倡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最好模式。”

  04 疫情“大考”倒逼教学改革

  新冠疫情暴发至今已逾一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作为在现代教育和国际教育领域中孜孜以求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王广发对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亦有着新的思考。

  2020年初,全球新冠疫情致使世界一时间陷入了巨大混乱。王校长认为,这次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堪称人类世界的一次巨大灾难,但同时,它也给予了我们一次深度思考的时间,让我们收获很多。

  他对此侃侃而谈:“全球疫情对于每个国家的卫生系统、公共配套设施都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我们国家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决策能力,看到了中国的责任与担当;对于教育而言,疫情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小学、中学、大学全部实行线上教学、远程授课,这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经此一‘疫’,将会倒逼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自2013年以来,王府学校就连续组队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移动学习周。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王校长还亲自带领学生赴法国巴黎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主办的第八届移动学习周,当年的会议主题就是“人工智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王府学校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移动教学最佳案例校之一

王广发校长亲自带领学生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八届移动学习周

  疫情期间,王府学校更是怀着国际教育的全球使命,利用10年的移动教育教学经验,从容应对了来自线上教学的考验,兑现了“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的重要承诺,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事业基本盘的稳定。

  对于如今的国际局势,王广发校长同样秉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觉得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多边关系对于我们国家同样是一次‘大考’。40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都有了巨大变化,国际地位也随之大幅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将重心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非常重要……当前,有些国家对我国的发展以及疫情期间所做的贡献存在着不同声音,但我们的留学需求不会减少;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但是各国并未拒收中国留学生,仍然保持积极欢迎的态度。”

  05 选择教育的权利在孩子自己手中

  去年,王广发校长将他多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和思考集结成册,出版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一书。

  当时为了确定书名,他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探讨,最终觉得这样的书名正体现了他长期以来不断思考求索的问题——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在采访中,王校长将他的答案浓缩为一句话:“未来青少年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王府学校就应该实现什么样的教育”。

  他表示,孩子们选择教育的权利在他们自己手中,而不决定于家长或者其他任何人。早在多年以前,他在国内便提出了“教育超市”的概念,认为什么类型的学生,就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和教学标准。

  这与当前很多人提倡的个性化教育、定制化教育不谋而合。

  “国家在深入推进一系列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大都贯穿和体现了一个基本的教育思想——选择性的教育思想。我始终认为,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适合学生的教育,只有在被教育者、教育者的不断选择中才能被发现,才能去实现。”

  在王广发校长的这种理念下,王府学校打造了一个适应专业学分、语言学分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和体系,实行分层教学和走班上课,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有选择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也是给学习者带来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即要把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授课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教育权交给学校,让教育的内在发展活力更充分地涌流和迸发出来。”

  就在3月15日,北京王府学校举办的第六届科学节启动仪式上,一段由王府创客选修课无人机项目带来的精彩表演,获得了在场师生连连称赞。

北京王府学校第六届科学节上,王府创客选修课无人机项目飞行展示

  王府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通过教师队伍自研及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建设创客实验室、智能编程教室,形成独具王府特色的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校本课程,打造多元立体的科学课程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

  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王府学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为研发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课程体系贡献中国方案。而校本课程的发展与创客教育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批判思维、自主创新、合作研究、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等能力,而且为学校未来的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的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构成了王广发校长对于未来教育之全景式理解。时光荏苒25年,学校遵循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教学模式,已经为世界输送了不计其数的国际化人才。如今的北京王府学校,仍在人才培养标准、课程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着不遗余力的探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