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教育大县“向强迈进”的秘诀

“厕所有没有异味,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资源应该放在离学生更近的地方”……2017年暑期,四川省苍溪县马桑小学校长赵培宇参加了学区联盟组织的校长论坛,其他校长分享的管理理念,让他耳目一新。回...…

  “厕所有没有异味,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资源应该放在离学生更近的地方”……2017年暑期,四川省苍溪县马桑小学校长赵培宇参加了学区联盟组织的校长论坛,其他校长分享的管理理念,让他耳目一新。回到学校后,赵培宇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和学校老师一起翻阅资料、参考案例,思考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方向。新学期,一场持续的管理和教学改革,在马桑小学拉开序幕。

  从撤掉教室里的垃圾桶,到把图书室的书籍分发到每一个班级,再到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和校园,两年以来,从办学理念到改革实践,马桑小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虽小,却“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赵培宇说:“学校的发展变化,得益于联盟带来的理念更新和视野开阔,更得益于其他学校的支持和帮助。”

  马桑小学所在的广元市苍溪县,地处“川陕”革命老区,是秦巴山区扶贫攻坚核心区域,贫困村数量在全省排第4位,贫困人口数量在全省排第11位。全县有公办学校99所,在校学生85000余人,教学质量长期走在四川农村教育的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山区教育大县。

  但受历史发展、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苍溪教育发展“城镇挤、乡村弱”,“大而不强”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学校内部,教职工参与教学改革的能力和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在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大潮中,学生、教师流动性的空前增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接踵而来。

  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部门负责人说:“县里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急教育所急,想教育所想。主要领导分别多次专题调研教育工作,解决了教育发展的多个瓶颈问题。我们把好学校办到群众家门口,是教育扶贫的客观需要,更是保障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我们要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阔步迈进。”

  2017年以来,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部门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开展教育扶贫相结合,创新制度设计和管理机制,通过构建区域、学科、特色项目等多层次教育发展联盟,一场校园“破墙运动”在秦巴山中纵深推进,打破区域壁垒、管理壁垒,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2017年3月,东青学区教育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八庙小学召开。随后全县迅速成立了九大学区教育发展联盟。

  一次次管理论坛和教学研讨,一场场学习培训和教学比武,一项项关爱活动和艺体展示,突破了校长、教师在认识、观念层面的藩篱,解放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动力,助力苍溪教育加快实现“由大向强”豪迈跨越。

  既是“练兵场”,又是“加速器”

  破解乡村师资难题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题中,教师无疑是最为活跃也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作为教育生态中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元件,教师配置的合理性对整个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作用都不言而喻。

  近年来,苍溪县教师流动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出现了“骨干教师留不住,中年教师断了层,青年教师打主力”的现象。由于学校分布广、校点多、教师队伍体量大,按照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难以短时间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

  文昌学区位于苍溪县北部山区,共有12所中小学,其中最边远的学校距离县城一百多公里。过去,这里山高路远、信息闭塞,各学校发展相对封闭,教师闭关自守犹如“井底之蛙”,难以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共享资源、形成合力。

  教育发展联盟的建立,打开了农村学校“无形的围墙”,让一个个像“孤岛”般的山村学校,联结成一片广袤的“大陆”。

  该学区的文昌镇中心小学有51名教师,其中31名“90后”青年教师。文昌镇中心小学校长何如强说:“近年来,通过联盟‘搭台’‘内联外接’,片区内的学校通过相互‘走亲’,实现了教学计划、过程、监测、学情分析的同步开展,更通过‘联姻’与广元、成都等地的名校进行牵手共建,组织农村教师‘走出去’,将名校名师‘请进来’,让年轻教师得到更多锻炼机会和展示平台,快速成长起来。”

  文昌教育督导站主任董勇说:“联盟建立起一个教师发展的‘共同体’,通过构建校长沙龙、学区大讲堂、学科联盟活动、学区‘大比武’、教师互派五大品牌活动,为教师‘补钙’、为校长‘强筋’、为学校‘壮骨’,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教育面临的诸多难题。”

  如今,文昌镇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已经在学校教学管理中挑起了大梁。

  王进是文昌镇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2013年大学毕业后,通过公招考试来到苍溪任教。“那时,有的学校数学教师只有1个人,每年能出去培训的名额也非常有限,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找不到方向,教学研究也无法开展。”

  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以后,文昌学区12所学校的数学教师,又组成了数学学科联盟,王进感觉“找到了组织”。每周,联盟会组织集体备课,每个月有集体教研,每个学期会组织两次赛课。去年,王进通过赛课脱颖而出,不仅在片区拔得头筹,还代表片区参加全县赛课,获得了好成绩。

  在这样的氛围中,基于乡村学校一线教学问题的教学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教师们常常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探讨问题共性和规律。遇到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教师们还会组成跨校课题组,合力寻求破解之道。

  通过教育发展联盟,像马桑小学鲜青秀、禅林小学李秋辰、烟峰小学张婷、浙水小学谢晨旭等许许多多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课堂节奏难把握,教学目标、重点不明确,教学环节混乱,是青年教师常见的问题。”运山镇小学副校长余晓彬说,通过与广元市名校零八一中学结成“跨地联盟”,学校将其“分步导学”的课堂研修模式“移植回来”,实现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升。

  苍溪县亭子镇小学位于县城郊区,教师流动速度更快,全校47名教师中,近三年间更换了50%以上。但这样的状况,对学校的正常教学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以往,一位刚进校的青年教师,往往需要两到三年才能成长起来。现在,通过密集的集体备课、同课异构、教学技能竞赛,只需要一个学期,青年教师就能快速上手、独当一面。”亭子镇小学校长邱华益说,联盟就像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练兵场”,和他们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既当“复制机”,又当“助推器”

  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走进苍溪县唤马镇小学,操场、走廊、教室随处都能看到精美的剪纸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唤马剪纸是流行在苍溪唤马镇的一种民间剪纸艺术,是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唤马镇小学依托剪纸艺术,实施校本教研,培养专职剪纸艺术教师,开展剪纸课程,构建以剪纸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小小的剪纸,成为这所农村学校开展美育和特色办学的重要突破口。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构建教育发展联盟倡议下,唤马镇小学牵头成立了“唤马剪纸教研联盟”,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培训、研讨活动,派出教师指导教学。目前,这一校园特色课程已经辐射到全县3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

  与唤马小学模式类似的,还有位于县城的陵江镇二小,这是一所足球特色学校,是国家教育部门首批青少年足球建设单位,也是四川省足球示范学校。陵江镇二小校园内的“足球氛围”特别浓郁,除了开展常规的足球课程、训练、比赛,还以足球文化作为校园特色,师生人手一个足球,上足球课程、练足球体操。

  2018年,陵江镇二小牵头组建了苍溪县校园足球联盟,除了派出专业足球教师给成员学校授课、培训教师,还组织学校间的联合训练和县级联赛。一时间,足球运动在苍溪蔚然成风。

  地处苍溪北部山区的永宁镇中心小学,是首批实施“苍溪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学校之一。智慧教室、VR虚拟教室、机器人教室、航模教室、3D建模打印教室、校园电视台、名师课堂、书法教室、非遗传承工作室、天文台、手工根艺室等活动阵地一应俱全。学校积极引入成都实验小学、广元实验小学等省市名校资源,成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学校在学区联盟内的辐射引领作用,借助教育信息化,通过在线教研、名师课堂,坚持开展以“提升技能,学培促动;聚焦课堂,同伴互动;专家引领,示范带动;资源共享,多方联动”为主要内容的学区联盟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学区抱团发展,促进了办学水平有效提升。2017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四川省文明校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12月学校成功承办了四川省第三次教育信息化现场会,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学校“纵引横联,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输出经验的同时,唤马小学、陵江二小、永宁小学等学校也在陵江镇中、陵江三小、陵江四小、五龙小学、禅林小学、烟峰小学、中土小学、双田小学、王渡小学等学校的特色课程联盟中不断获益。

  陵江一小是一所城区优质学校,拥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教研名师。依托教研资源,陵江一小牵头成立“校本研修共同体联盟”,通过接收成员学校教师跟班学习、开展同步教研、派出名师参与成员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升薄弱学校课程开发能力。唤马镇小学的剪纸课程和文化、运山镇小学的武术课程和文化、龙山镇小学的泥塑课程和文化、云峰镇小学的锣鼓课程和文化,都在这样的机制下不断发展壮大。

  “能否实现合作共赢,是实现联盟学校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部门负责人说,城市学校有城市学校的优势,乡村学校有乡村学校的特色,不论是“以强带弱”还是“强强联合”,都必须构建“合作”的机制,形成“共赢”的效果,建成学校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才能形成持续不断的良性互动。

  在这样的思路下,苍溪县的教育发展联盟既有学区、学科内的,又有跨地区、跨领域的,还有基于特色校园文化、课程的,层次丰富、形态多样,一所学校、一名教师可以是多个联盟的成员,能够把每所学校核心的优质资源更大限度复制“扩容”,既“美美与共”又“各美其美”。

  苍溪是雪梨之乡、红心猕猴桃之乡,每年春秋两季,梨花盛开、桃果飘香。三川镇中心小学结合农村实际,开发出以认识植物、种植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普课程,构建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出建设“一校三园”:既是学习的“学园”,又是实践的“农园”,还是活动的“乐园”。

  每到这时,位于县城中心的陵江小学会联合“盟友”三川镇中心小学,把自然课、科技课、劳动实践课的相关部分,放到田间地头,城乡学生一同开展研学,在自然中学习、感悟。

  过去,城镇学校场地狭小、环境受限,而教育发展联盟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素材,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在这样的格局下,过去彼此分隔的“小学校”“小课堂”,如今变成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大学校”“大课堂”。

  “我县9个学区教育发展联盟成立以来,县教研室加强了对各学校教研指导的力度,改进了小微学校教研力量薄弱、手段单一等问题,使全县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实现了研训工作实效化、示范交流常态化、资源共享一体化、教学管理联盟化、实践活动同步化。”县教科部门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说。

  “以校为主,县域统筹”

  激发基层创新,促进优质均衡

  今年9月,苍溪县三川中学的学生们惊奇地发现,讲台前的化学教师张兵,竟然是隔壁三川镇初中的教师。而三川镇初中的学生也惊讶地发现,运动场上的体育教师白刚,是三川中学过来的。

  原来由于教师岗位调整,三川镇初中体育教师欠缺,而三川中学化学学科薄弱,向“盟友”三川镇初中发起援助请求。协商之下,两校签订了“教师置换”协议,彼此派出优势学科的教师支援对方,教师多出的课时量回所在学校计算。

  这样的校际合作在苍溪县并不少见。

  全班60个学生当中,有40多人上本科线,20多人上重本线。今年高考成绩公布以后,苍溪职中“普职融通”班的成绩创历史新高,引发了全县关注和热议。

  时光回溯到2017年,为了拓宽学生出口,让文化成绩稍差,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都能“圆大学梦”,苍溪县城郊中学与苍溪职中结成“普职发展联盟”,开展“2+1”培养模式,成立了“普职融通”班。学生自主选择、申报,由城郊中学负责文化课教学,由苍溪职中负责实践操作和实训,在“普职并重”办学模式和“手脑并重”的育人思路下,一大批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进入高校深造,同时,一所职中也被“盘活”,充满发展动力。

  只有灵活、务实的制度设计,才能为学校均衡发展、个性发展、内涵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性“生态圈”,激发基层学校改革创新活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苍溪县教科部门先后研究制定了《苍溪县教育发展联盟章程》,下发了《苍溪县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实施意见》,确定了“以校为主,县域统筹”的推进思路。

  简单来说,“以校为主”就是确定了教育发展联盟是研究苍溪教育发展、促进学校管理、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民间学术交流组织,由两所以上的学校自愿组成,学校是联盟的主体,教科部门鼓励联盟学校根据各自优势组成学校发展联合体,破解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而在联盟管理、评价和服务上,则体现“县域统筹”的思路和方法。苍溪县在全县各学区成立了9个教育督导站,作为教科部门派出机构,设置专职管理和教研人员,帮助联盟统筹、整合、引进优质资源,组织联盟进行论坛、赛课等交流活动,组织专家、名师、名校长对联盟运转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纳入学区和学校的目标考核成绩。

  教育督导站对联盟学校“既引”“又导”“还管”,为学校共享优质资源搭建了平台,又减轻了学校、教师因为联盟管理产生的负担,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营造了区域内的学术研究之风。

  去年,东青学区教育督导站在组织联盟教师赛课中,创新采用“讲、说、评”三位一体的比赛模式,要求三个青年教师为一组,共同研究题目之后进行分工,一人讲课、一人说课、一人评课,对参赛学校和教师触动很大。今年,在东青学区各个学校,都把这样的模式引入到校级赛课当中,极大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县教科部门分管人事师培工作的负责人说:“为强力推进学区教育发展联盟工作,印发了《苍溪县学校干部队伍管理办法》和《苍溪县学校教师队伍管理办法》。在编制管理、干部选聘、教师交流、人才招引、师资培训、名师送教、职称激励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苍溪教育质量连续34年领跑广元市,先后成功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随班就读实验县、全国学前教育先进县、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县等殊荣。

  苍溪的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机制不仅是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推手,而且是一所学校、一个组织持续健康成长的保障。从这一层面而言,深入推进学校联盟化、一体化发展,既是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均衡的深度变革,也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苍溪县的视野当中,基于教育发展联盟机制创新,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基础工程:扎根地区发展实际,既为学校改革探索“放权”,又强化服务引导,通过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厘清关系、理顺矛盾,让学校改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苍溪教育矫健地步入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苍溪县正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昂首阔步迈进。(邓家勇 张斌)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