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江苏大学凭借雄厚的师资和卓越的教学水平,为各行各业输送了无数人才。为了响应政策号召,培养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江苏大学将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已有近40年的历程。
近年来,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先进的办学理念,稳定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强化内涵建设。同时,围绕国家、区域战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振兴,学院大力开展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职业专业化人才培训,开创了特色鲜明的继续教育办学新格局。
智能技术搭建智慧平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终身学习理念下的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是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对象层次多、地域覆盖广,在组织生源等招生工作、入学注册与学年注册及学籍管理、收费与结算、毕业审核与学位申报、教学各环节安排及教学评价与质量监督管理方面,过程繁杂、工作量大。“互联网+继续教育”不仅缓解了工学矛盾,而且有效解决了精准管理问题。
然而,在新时期智慧教育背景下,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动态评价和精准施策,以及招生风险防控机制效力等成为新焦点、新热点。
2009年,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弘成教育合作远程网络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创了弘成教育在境内服务成人高等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先河。在此基础上,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于2011年提出支撑成人函授教育“混合式”教学改革平台建设思路,2014年提出远程函授教育“管用分离、管办分离”信息化平台建设改造理念, 2017年提出“管办评”分离机制下的少纸化、无纸化的2.0平台升级需求。弘成教育与“江大继教”一起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践与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双方合作战略的全面驱动,双方团队的深度融合、攻坚克难,服务终身学习、支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适应“管办评”分离机制运行的新一代继续教育多业务系统信息化平台正式开启应用。服务多角色、支持多终端,一体化、集约化,以数据驱动精准管理,以数据驱动“混合式”教学精准评价,以智能装备和网络技术支持远程教学实现新情境,新平台有效推进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内容改革的纵深发展。
构建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库,有效解决工学矛盾
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一直是困扰继续教育发展的难题。秉承“规范办学、提升内涵、开放融合、资源共享”的办学理念,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为率先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院校之一,是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共享与开放联盟高校。其主干专业课程资源覆盖率平均达到75%以上,部分专业高达95%。
在新常态教育环境下,学院自引入弘成教育课程制作工具以来,实现了教师自主录制、课程快速迭代的灵活制作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确保课程及时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学院不断强化专业建设,推动新型课程资源建设,多个专业、近10门资源课程已获批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为了应对互联网时代,特别是5G技术下学习习惯的转变,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先后引入了弘成教育自主开发的移动教学APP和微信小程序。通过使用智能手机、PAD等移动设备在线查看学籍、缴费、在线听课、做作业、参加考试等,学院实现了教学管理、信息上传与签收、教学互动和多元评价实时一体化,全面进入移动学习时代,营造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泛在学习环境。
教育模式改革迈入新阶段,探索直播互动教学新方式
作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多年的合作伙伴,弘成教育一直为学院提供高可用、高保障的运维支持服务。弘成教育支持江苏大学继续教育搭建的新平台,通过音视频同步、动态资源扩展等技术,实现了“直播”“直播互动课堂”两种模式,保证了现场直播和课后回看过程平稳、无卡顿。
今年3月2日,江苏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首次采用直播互动形式举办。主会场与四个异地分会场同步直播互动,全国21个教学点,4000余名新生集中在线参与,万余名师生通过PC端、手机移动端等多设备多终端实时收看。
今年5月21日,“江苏省高校继续教育年度发展报告编制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培训会”,在江苏大学召开,采用直播、直播互动两套系统并行,实现全国11万人点击。
今年6月21日,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工作年会,采用了直播系统。
今年 8月,学院为期四天(共计32学时)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笔试(PETS-3)辅导直播顺利完成。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所有在籍生通过直播这种新型授课形式,获得“免费、及时、高能”的英语学位课程复习大餐。
今年暑假,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多项高端培训项目采用直播,实现了面向培训项目委托方全体在职人员开放学习。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已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位工作纳入其中,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底线要求。以此为契机,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一如既往携手弘成教育,提速增效,持续探索,不断创新,为培养更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而共同努力。
来自中国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